人民日报、新华社……珠海再获央媒关注!
新视角 新发现 新珠海
珠海,迎来“四区”叠加重大历史机遇,正把握“产业第一、交通提升、城市跨越、民生为要”的工作总抓手,高质量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受到各界的关注。每周日,小布与你相约“媒体看珠海”,看看央媒、省媒以及港澳媒体一周关注的焦点。
本周,
面对新冠疫情挑战,
珠海高效统筹
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全力支持服务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
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合作区居民……
这些方面被媒体报道!
支持服务合作区建设
齐心协力向未来
制度衔接不断突破、民生融合不断加快……珠海全力支持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促进琴澳交流融合,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合作区居民。
8月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社、广东卫视《广东新闻联播》报道,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粤港澳工程争议国际调解中心在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揭牌成立,将为完善合作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培育工程领域调解服务品牌等,提供探索样板和研究平台。
点击图片查看《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
8月10日,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在粤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之下,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交出了一张颇为亮眼的中期“成绩单”:政策、产业、民生全面提升!
点击图片查看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
8月13日,《人民日报》头版关注广东聚力建设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其中报道称,今年6月起,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工作的境内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其个人所得税负超过15%的部分予以免征;在合作区工作的澳门居民,其个人所得税负超过澳门税负的部分予以免征。
点击图片查看《人民日报》报道▽
8月14日,《人民日报》报道,粤港澳大湾区正努力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其中,关注了澳门大学中药学博士倪静云在横琴实现“中医药梦”的故事,报道称,横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里,“中医药+科技”的创新氛围越来越浓,200多家医药健康企业共同构成传统中医药产业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的庞大产业集群。
点击图片查看《人民日报》报道▽
8月8日,人民网、新华网、《澳门日报》报道,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市民文化艺术中心项目主体结构顺利封顶。该项目将成为澳门居民新家园的“文化地标”,提供图书阅览、文艺演出、展览展示等文化交流公共服务空间。
点击图片查看人民网报道▽
8月12日,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网报道,“航天放飞中国梦”中国航天科技科普展于横琴创新方动融馆开始试运营,该展览采用实物、模型、互动体验、科普活动等多种展览形式,将为大湾区青少年搭建公益航天科普基地,促进粤港澳学生爱国主义交流。
点击图片查看人民网报道▽
8月13日,中新社报道,横琴正加速营造趋同澳门的生活环境,建设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家园。在这里,去年底投入运营的“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示范站,围绕合作区琴澳居民对优质家政服务的迫切需求,为其提供社区居家护理、母婴护理、养老护理和医疗护理等“一站式”家政服务。
点击图片查看中新社报道▽
疫情之下
珠海发展步伐坚定
本周,面对疫情,珠海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8月10日,中国科技网、《南方日报》报道,珠海高新区赴深圳开展300万平方米5.0产业新空间推介会,共同推动深圳、珠海产业链接、创新对接、人才衔接,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
点击图片查看中国科技网报道▽
8月12日,《广州日报》“大湾区观察”栏目关注珠海,报道称,近年来珠海利用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中国航展这个金字招牌,通过吸引龙头企业落户、强链补链,“海陆空”齐头并进,带动越来越多的“珠海造”走向世界。
点击图片查看《广州日报》报道▽
点击图片查看《南方日报》报道▽
点击图片查看《南方日报》报道▽
8月11日,《羊城晚报》整版报道珠海的沙丘遗址,珠海已发现的沙丘遗址达81处,数量之多、时间跨度之长、出土物之丰富,成为了解海洋渔业文明的一扇重要窗口。这些遗址所呈现的文明样式迥异于农耕文明、游牧文明,展示了珠海先民惊人的聪明才智,是中华文明花朵上的一片美丽花瓣。
点击图片查看《羊城晚报》报道▽
鼓起“闯”的勇气、释放“创”的活力、
激发“拼”的劲头、保持“实”的干劲,
珠海,继续加油!
转载自 珠海发布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